|
|| 您的當前位置:首頁 - 新聞動態
- 新聞動態 |
佛頭井的傳說
|
發布時間:2022.09.10 新聞來源:衡水老酒坊釀酒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: |
相傳,故城鎮吃水井很多,其中四眼水井被稱為“四義井”!八牧x井”的由來,有這樣一個故事:很久以前,也不知是什么朝代,城鎮村子里有一個郎中,姓潘名正,字久安,醫術高超,遠近聞名。附近十里八村的鄉民,生有疑難病癥,都會請他診治。潘正總是求必應,從不拖延,不管是刮風下雨,也不管是酷暑嚴寒。
有一年,城鎮村子里鬧瘟疫,鄉親們感染者無可計數,死亡者到處皆是。疫情相當嚴重,可謂家家有停尸之痛,室室有號泣之哀。有些人認為是鬼厲作祟,有些人當做妖魔滅世,一時間人心惶惶不可終日。潘正看在眼里,苦在胸中,他冒著被感染的危險,接觸患者,鉆研病情,尋找良方,終于有所收獲。一劑良藥可救世人,但病人眾多,哪里醫治得過來。他思索多日,仍無頭緒。這天,一個婦人提著一罐清水,從診所門前經過,罐里的水是剛剛在井中提上來的。潘正眼前一亮,頓時有了主意。他購置了大批藥物,分裝成四個袋子,趁天黑之際,沉入四眼水井之內。待到天明,潘正告訴眾人,到這四眼井中提水飲用,包治瘟疫。鄉親們聽他這樣說,紛紛去井中提水,喝水、做飯、洗衣全都用它。過了一段時日,村民的病情已經大有好轉,疫情得到控制。再過些時候,瘟疫盡除,人們感念井水之恩,便將四眼水井命名為“四義井”。
佛頭井就是“四義井”之一,位于故城鎮中鎮村,至今猶存,經常引史學家前來探秘!豆食强h志·卷一·縣治圖》有佛頭井的明確標識,至于何時挖掘則記載不詳,只說是一口古井!豆食强h志·卷十》中描寫佛頭井的詩文許多,拿來欣賞,更覺其泓然古甃,開掘久遠,F舉幾首,以饗讀者:
第一首
怪得傳燈古甃邊,一泓翻作小諸天。
琉璃界現青螺髻,玳瑁光涵碧玉蓮。
社柳火新金鏡啟,井梧露滴寶珠懸。
莫疑初地還無地,色相空歸卓錫泉。
——清·蔡維義
第二首
由來色相終非真,井底無端現佛身。
跌坐觀天應厭小,低眉映水不求伸。
燈明豈必開迷覺,泉響猶能解怒嗔。
莫訝法王多幻境,可知眼意最疑人。
——清·秦永清
第三首
井底無端色相凝,沉淪何處覓傳燈。
劫灰萬古難超脫,檀水千層誤上乘。
珠火眉開終有障,金精發耀總無憑。
漫言妙象琉璃咽,古甃堪容異域僧。
——清·賈如璽
第四首
何年佛井舊傳疑,掩映金身境卻奇。
投石有聲鳴鎛磬,懸燈無象影須眉。
空諸色相非非想,歆動人心隱隱窺。
東土西方同一幻,自應芥子納須彌。
——清·柴澤清
第五首
萬佛一燈傳,燈燃井佛現。
投石動慈源,潮音渾莫辨。
——清·趙珩
佛頭井原叫劉家井,猜測是西漢東陽侯國劉姓人氏發掘而成。佛頭井還叫碧琉璃井,是因為其井壁采用的磚料是燒制過火的琉璃磚,俗謂之“焦磚”。這種磚質地很硬,用于房體最底層,可防歲月腐蝕,堿化變質。更是用于開掘修建泉井的最好材料,這恐怕也是古井至今保存完好的原因吧。
明清時期,之所以將碧琉璃井叫做佛頭井,原因可能有二:其一是井壁琉璃磚砌成,燈光一照,流光溢彩,幻像佛影;其二是古井開掘時間太過久遠,井水由甜變澀,鈣質附著井壁琉璃磚上,狀若一個個佛頭!傲鹆Ь,泉甘冽,深不可測”,然經常年淤積,現僅深二十多米,以目觀之,漆黑一團。而燃燈系入井中,但見靠近水面的井壁上有圓形凸起,形狀好似佛頭,佛井燃燈遂如是而來,成了故城鎮古跡奇觀。
地址:河北省故城縣故城鎮東南鎮村殷丙然醫生 家供祖傳神像
電話 0318-5686984 手機 13473834202 微信支付寶同號
路線: 故城鎮大街往南,到最南頭往東;沿大堤到最東頭往北,路西第三戶
|
|
|
|
|